为什么都在声讨小镇做题家

前言

首先,排位赛是存在的,现实中不少资源确实是按照成绩、学历、资产这些指标分配的。
但是,人生的排位赛很多,不代表人生只有排位赛。
由此带来一个很搞笑的现象:你费尽心思爬到上面就为了俯视别人,你不累吗?
上学的时候你成绩要比别人好,出社会了你工资要比别人高,结婚的时候你对象要比别人的漂亮,
生育的后代也要比别人优秀,等到快死了,还要比谁先咽气,然后在“嗯,我又赢了一局”的满足感中离开。
真的很没意思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估计是青春期的快感单一,只能从竞争的胜利中获得正反馈。

难以逃离的成功陷阱

人都是被成功塑造的

应试教育阶段,大部分资源是按成绩分配的,成绩好的会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喜爱。
在这个阶段一路赢赢赢的做题家自然不会反对这套鄙视链。

不幸的是,大部分做题家并不能一路赢下去,因为规则是会变化的。不管是被现实打断的感情还是高不可及的房价,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撞上
属于自己的叹息之墙。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多数做题家也很幸运,在一次次碰壁中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普通人的身份,随即学会从普通人的生活中获得正反馈。

成功陷阱确实难以逃离,碾压和胜利的快感令人沉醉,但好在大部分人无法一直赢,自然也不会一直沉迷于此。

小镇做题家的特点

人终究会被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那种想做什么而不可得得执念往往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要是一辈子平庸还好,最糟的是长大后反而成功了,拥有了年轻时没有
的条件。这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弥补遗憾,可惜目前这个世界又没有存档点,于是大部分人只能表演刻舟求剑,用一些非常抽象的
代偿行为来弥补过去的缺失,但往往带来极强的对外的攻击性。

这种心态的病态之处在于很多时候你伤害的其实是无辜之人,于是受害者的你变成了新的加害者。
关于如何克服这个心态,言语根本毫无用处,只能靠经历和时间去抹平。先停止互害,这是一种有害的代偿行为,它对执念的缓解毫无帮助,反而会让它愈发深刻。

1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不是书读多了看不起人,而是书读多了却不知道如何把读到的东西、收获的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就会用‘看不起人’来掩盖自己里面的心虚和动摇。这种现象在小孩子身上尤为明显,
所以你会发现‘小镇做题家’的身上也有这种不够相衬的稚气。他们看起来傲慢和清高,其实只是心虚。

所有的傲慢都是对软弱的掩盖。
你鄙视,是因为你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却又不知如何运用,如何体现它的好。你不想否定自己,所以借着鄙视全世界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是小孩子的方法。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要做的是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财富。这样不仅不会鄙视别人,还会变得柔和谦卑。因为你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对这些东西有把握。有把握就不再需要通过鄙视来证明自己。

人的成长看似有套路可循:读书、考试、找工作、提拔、结婚生子、跳槽加薪、退休。实际上基于每个人不同的知识、家庭、个性、认知水平、业务能力,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非常不同的。
关于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一生的讨论,自希腊、埃及、华夏,于自然经济、资本注意、社会主义,无数先哲在不断总结思考;无数勇士与平民在沉浮。

你看,按照今天浮躁而实用的观点,这些老同志并没有交给我们任何可以“保证”过好一生的道理方法。人的成长是没有套路的
今天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从1920后到2020后,大家其实经历的历史时期都有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年代出生的人们,对人生成功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革命一轮一轮永不停歇地在这片国土上轮番上演,上一代人刚刚总结出的铁饭碗之路,马上就被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经营观念取代;上一代人刚刚凝聚的成功共识,还没捂热就被新的政治理念推翻。

早点认清这个本质,早点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以学历、分数、过往经历、家庭背景作为自己赢得关注的重点,而回归到自己的双手能给社会创造什么效益,哪怕是一块砖,一滴水,一度电,这都是自己创造的价值,是被社会需要的理由。

而没有套路的所谓“混乱”时代,就意味着,只能走真诚之路–对自己真诚,一切思考都是历史,探索自己的人生,永远在路上。


为什么都在声讨小镇做题家
http://lisz.site/2025/01/17/为什么都在声讨小镇做题家/
作者
Banner
发布于
2025年1月17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