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现实的"规则"
父辈们简单把工作看成生计门路,赚够钱就会减少劳动,钱赚的越多,随后选择的继续劳动就越少。
现代人看待工作,除了赚钱生计门路外,还试图从中寻找更有意义的生活,赢得他人的尊重,改变世界,追逐发展与潜力。
家境一般的孩子的目的性单一,不会内耗,逆境长大的孩子,生存能力强,因为他们的世界没有路,只有方向
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家境尚可,有时候会忽略掉现实的残忍。
有时候反而部分出身家境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认清现状,更早知道想要什么,从而向目标去努力 – 别管什么手段,舔也好,跪也罢,先把肚皮喂饱了再说。
学生也好,打工人也罢,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其实不是一个卖身契就签走的一次性耗材,更不是一个一定就被框死的单一维度的卷就业机器,
自己一定是一个多元产品业务线的集合,自己是天生具有创业的本领的,天生就可以就可以当老板的,而做到这一点的核心因素其实也是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的开发能力,你自己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被各种学历、证书等等包装。
虚假的中产阶级
世界上所有赚钱的行业全部研究一遍,估计你会发现非常有趣的结论
- 金融集团资本化:很多小富豪纷纷组成小财团,集中投资和运营一些有明显资本壁垒的生意,比如连锁酒店、一带一路等
- 中产阶级食利化:寻找被动收入的一切出路。投资、收租、合伙等等。
- 中产阶级技能化:依靠教育获得超出常人的能力和学识,然后做出自己擅长的东西来赚钱。
- 中产阶层实体化:投资及运营所有强现金流的刚需型项目,可以确保资产稳步上升,跟上时代。
- 中产阶级转型,考公务员,把重心放在孩子教育上,蛰伏,等下一次的机遇。
- 中产阶级冒险,投资复杂、技术性强、前景不太明朗、需要一定融资的项目,这就是赌一把的套路。
血酬定律
这个定律实际上是给命定价。促使血酬发生的那个点,就是命的价格。而价格与实际的物,也就是与生存资源相对应。
因此,血酬定律,也就是用命去搏得生存资源,当那点生存资源成为个体的最低生存底线的时候,血酬就发生了。
金融框架来开发人生
大家无论过日子,还是出来混,其实都是要对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负责。
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表上的数字变动,可能最多加上另一半。
所以哪怕共同做事,追求共同利益,但是只要表不同,最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合伙人,以前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做一起做个生意,最后都会闹掰的,
原因就是如此,你的表有增量,我的表没有甚至出现了亏损,那肯定是要崩的。
所以如果大家不想再跟哪个朋友继续来往,就拉上他一起做生意吧~
讲点现实的"规则"
http://lisz.site/2025/01/16/讲点现实的"规则"/